技術交流
引言
我公司水泥粉磨采用球磨(Ф3.0*11.0m)的開路粉磨系統,配備合肥設計院輥壓機Ф1200×450mm,該系統于2007年順利投產,臺時產量為50t/h,經過一系列改造后臺時產量可達到60t/h。但自從2015年3月份以來,我公司生產的各品種水泥,細度都大大超出控制范圍,0.045mm篩余達到20%以上,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水泥熟料性能的發揮以及水泥成本的控制。為此,我公司針對這一問題深入查找原因,并通過采取調整入磨物料的配方、處理打散分級機篩網以及對調整磨機鋼球級配等措施,最終,實現了出磨水泥細度在可控范圍內,從而穩定了出磨水泥的質量。
1、水泥細度變粗的原因
?。?/span>1)5月初,生產廠停機檢查,發現打散分級機的篩網有十幾處穿孔,導致粗粉與細粉同時進入到磨機內,導致入磨物料的量和粒度不受控。從抽查入磨物料粒度的篩余情況來看,0.2mm篩的篩余物高達85%,遠遠超過正常范圍(正常范圍為40%),這就大大增加了磨機Ⅰ倉的破碎壓力,從而引起Ⅰ倉粉磨效率低,物料長時間在Ⅰ倉粉磨而出現飽磨空轉次數多,細度難控制偏粗。
(2)停磨檢查磨內篩余曲線
為進一步了解磨機的研磨效果,我們對磨機進行篩余曲線試驗,即在磨機Ⅰ倉、Ⅱ倉、Ⅲ倉每0.5m處取樣檢測0.08mm篩余,并根據0.08mm篩余情況和篩余曲線如下:從磨內篩余曲線圖可以看出,細粉倉Ⅲ倉,研磨效果差,細度粗,由此可判斷鋼球級配不合理。
2、解決辦法
(1)處理打散分級機篩網穿孔問題
6月23日起停磨檢修,針對打散分級機篩網穿孔的部位進行修補,對損壞嚴重的篩網進行了更換。
(2)調整磨機鋼球級配
停磨后,進入到磨內查看情況,發現磨機Ⅰ、Ⅱ倉有竄球的現象,Ⅰ、Ⅱ隔倉板有幾處穿孔,這是導致Ⅰ、Ⅱ倉有竄球的主要原因。進入Ⅲ倉檢查,發現倉內的鋼鍛量較少(球面低于正常高度),導致了研磨效果差。查明原因后,我們把磨機內的鋼球和鋼鍛全部倒出,按要求重新進行級配,適當補充鋼球和鋼鍛的量。隨后,安排維修人員焊補隔倉板,對損壞嚴重的隔倉板進行了更換。
3、效果
經過采取一系列措施后,在連續開機一周后停磨,重新檢查磨機的篩余曲線,同樣在磨機Ⅰ倉、Ⅱ倉、Ⅲ倉每0.5m處取樣檢測0.08mm篩余,并根據0.08mm篩余情況和篩余曲線如下:從水泥磨磨內的篩余曲線可以看出:入磨物料的粒度大幅降低,Ⅰ倉的破碎能力大幅提高,Ⅱ倉的粗磨能力發揮良好,Ⅲ倉的研磨效果較好,出磨水泥的細度也達到我們控制的要求。此外,經過此次檢修后,出磨、出廠水泥的0.045mm篩余都能控制在12.0%以下,對穩定我公司的水泥產品質量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。
4、結束語
降低水泥粉磨細度,能夠讓水泥熟料的性能得到充分的發揮,混合材的摻入量會得到相應的提高,從而降低水泥的生產成本,實現降本增效。